简介
多肉植物,特指枝干或者叶子饱满多汁的一类植物。普遍存在于景天科、仙人掌科。其它科属也有分布,例如马齿苋科的紫米粒、金钱木;大戟科的巴西龙骨、光棍树;菊科的佛珠、玄月;百合科的玉露、十二卷等。
多肉植物,是一个大类,种类繁多,习性也有差异。
有些是在冬季休眠的,常见的如八宝景天。
有的春秋两季生长旺,夏季和冬季则生长缓慢,例如火祭、碰碰香等,
有的在夏季休眠,其它季节生长,例如黑法师等。
这里提到的多肉,是指观叶为主的,不过也有花、叶都具有观赏效果的,例如长寿花、露微花、太阳花等。
多肉植物的锦
有药锦和自然锦之分,它们的表现都有差异。
药锦是人为使用药物形成的,只在新叶有,老叶没有,而且有药锦,它的适应能力也会下降,对生长或多或少会有不利影响。在养了一段时间之后,随着生长,药锦会逐渐消失,恢复原来的面目;另外,与正常多肉相比,度夏有难度,会有挂掉的风险。
真正的自然锦,新叶老叶都存在,与品种有关。同样的种类,带自然锦的,要比普通的,观赏价值更高。自然锦是不会退化消失的。
由此可见,在选择带锦的多肉植物时,药锦和自然锦的差异,务必要留意。
温室里地栽的多肉植物
关于缀化
在养护过程中,有的会不走寻常路,枝条的生长点变得扁平,株型会变成扇形或鸡冠的形态,这种称作缀化现象。
缀化是一种变异,可遇不可求,与普通种类相比,观赏性强,而且价值也高。
缀化是不遗传的,如果采集它的枝条进行扩繁,再出的新苗就又会变成原来的样子了。
多肉植物的开花
种类不同,开花特点差异很大。
有的是一次性开花的,例如瓦松、龙舌兰、观音莲等,用积累若干年的养分,在生长后期长出粗大的花枝,它们花后通常是要挂掉的。延续生命的,是在花前长出的若干子株或者花后得到的种子,对于这种类型,及时剪掉花枝或许能延缓它的开花进程,或者只有顺其自然了。
法师类比较特别,全株只有开花的那一个枝条,花后会挂掉;其余不开花的,则不受影响。
多数种类的多肉,开花是经常出现的,会不定期长出小小的花枝。由于种类不同,花枝形态以及花朵的样子都有差异。由于开花时消耗养分的,植株下部的老叶会在此期间枯萎凋落一部分,是不利于植株生长的。如果没有留种的需要,在开花一段时间之后,及时将花枝剪掉,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还有,剪掉的花枝,不建议丢弃,除了做插花继续欣赏,还能尝试扦插出新苗的。
春季花展上随拍的多肉植物(一)
扩繁方法
主要有播种、分株和扦插。
它们各有特点:
播种主要用于杂交育种,这样能得到新的品种。
扦插属于无性繁殖,能得到若干与亲本母株几乎一样的子株,不会有变异现象;用它的叶子或枝条都能做。
从繁殖难度上,枝条扦插比较容易,适合容易长成多头的种类;叶插适合叶子较厚的种类。
分株,同样也适合能容易自然长成多头的种类,繁殖方法也相对容易。
在季节上看,春秋两季天气不冷不热,适合它们的生长,自然也是扩繁的大好时机。
度夏养护
多肉植物耐旱性强,由于这个特点,与其它植物相比,在浇水上要适当懒一些,不要太勤快了。它们耐旱性强,尤其是干热型的环境;但是夏季湿热多雨的天气,会对它们造成很大的考验,尤其是夏眠习性的种类。
度夏的时候,可以转到相对阴凉、通风好的地方,控制浇水和用肥,必要时可以考虑断水一段时间,不过这需要参考它们的生长习性。
另外,经常在多肉植物附近的地面进行喷水(注意尽量不要喷到叶片上),可能会降温效果,这对度夏也有一定的帮助。
春季花展上随拍的多肉植物(二)
叶子鲜艳色彩的成因
主要是受昼夜温差大,以及光照影响;多肉植物最容易出彩的时间,是在秋冬春三季,某些会在冬季生长缓慢的时候,叶色会非常漂亮,例如火祭鲜艳的红色叶片,黑法师绿得发黑的叶片等等。
在夏季,昼夜温差变小,而且天气炎热,为了度夏保命,放在阴凉、通风处,叶色反而会逊色一些;不过只要度过难熬的盛夏,它们美丽的叶色还会再回来的。
有关老桩
夏季时枝叶出现徒长,入秋后植株下部老叶凋落,以及养了很长久的时间(如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枝干的下部出现木质化的现象,这样就会形成老桩。
同样的种类,有老桩的,要比普通,观赏价值要高些。
由于种类的差异,有的多肉很容易就会长成老桩,有的则很难,这是需要留意的地方。
这里暂告一段落,有新的资料,还将会继续补充和完善。
图文:大桥
编辑:大桥
原创资料,若需转载,请联系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