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被美丽的草花吸引的时候,肯定会想要一片自己的花田和花园。获得花种子,播种,直到看到它们花开,我们就会心满意足。提高花卉种子出苗率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想提高花卉种子的出苗率,应先了解影响出苗率的原因,以便合理进行处置,从而大大提高种子的芽率。
一、种子本身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花卉种子比较多,有的包装也十分讲究。在购买时,不论是国产种子还是进口种子,请留意包装袋上标明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没有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种子不要购买。因为过期的种子多半已丧失生命力,是不会发芽出苗的。另外,在购买种子时,花农应对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例如要掌握所买种子是一二年生花卉还是多年生花卉,是春花还是秋花。按一般常识,春季播的种子一般在夏秋季开花;秋季播的种子一般在春夏季开花(木本花卉除外)。
二、种子处理不到位
容易发芽的种子可采用浸种法,如一串红种子在室温40℃的温水中浸泡一昼夜,冲洗干净后即可播种。硬质种子,如文竹、爬山虎、香豌豆,羽扇豆等,最好先在40℃的热水中浸泡48小时左右再播入盆土中。有些花卉种子需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才能促进后熟,打破种胚的休眠而发芽,如紫苏,紫菀,大岩桐及一些秋播的草本花卉。大颗粒皮厚的种子可以采取泡种法,最好先在40℃的热水中浸泡24-48小时左右再播入盆土中,经过10天-30天可萌芽生长。对于休眠期短、容易发芽的种子(可以浸种也可以不浸种)直接播种。有些花卉种子需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才能促进后熟,打破种胚的休眠而发芽,如耧斗菜,飞燕草等秋播的草本花卉。有些花卉种子具有胚根和胚轴双休眠的特性,即其胚根需要通过1至2个月或更长时间阶段,才能打破休眠,这个需要花友们具备耐心。
三、播种期不合理
春播的品种应当在外界气温稳定在日温25℃,夜温15℃左右,一般3月25-5月1日这个阶段比较合适,像翠菊,波斯菊,百日草,万寿菊,硫华菊等花卉种子,在秋季播种的品种一般在8月下旬后到10月上旬比较合适,如瓜叶菊,金盏菊,三色堇,雏菊等花卉,适合晚春播种。需高温才能发芽的种子,应在成熟后及时播种,如仙客来,日日春、报春花等花卉应在初夏播种。
四、忽视了种子发芽的适温条件
种子发芽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是很重要的两项指标,只要没有达到温度或者温度过高,或者遭遇突然高低温的变化,都会影响种子发芽,还有一点需要强调一下,春播的时间以“清明”前后为好。发芽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是很重要的两项指标,没有达到发芽温度或者温度过高,或者遭遇突然高低温的变化,都会影响种子发芽。在倒春寒的季节里,最好不要播种。另外就是湿度与控水问题,种子发芽需要湿度,所以播种盒都会有罩子,或者在穴盘上覆盖保鲜膜。但是水多了,对刚发芽的种子也是极其不利的,小苗的控水需要时常去查看,以免阳光太强,表面蒸腾过高而失水死苗。浇水太多也不利于小苗生长,还可能把苗给浇死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花卉出苗率,尤其会引起种子霉烂、腐烂现象的发生,大大降低了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
五、播种方法不当
花卉播种分为露地播种和盆播两种方式,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和穴播。无论哪种方法均要求土壤疏松通气、颗粒细小、卫生无*、富含腐殖质养料、酸碱度适中,这有利于种子出苗。播种前要浇足水,播后覆盖塑料薄膜或用玻璃片罩住花盆以利保墒,防止土壤过干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播种深度应为花卉籽粒直径的2.5倍左右。细小的种子,如山梗菜、四季海棠、千屈菜等花卉的种子,应用细沙或土壤粉末拌匀撒在种子上。播后种子萌发期间,应注意喷水保湿,但喷水不宜过多,以防止降低土温或沤烂种子与幼苗须根,不利提高出苗率。
六、播种土壤有问题
花卉播种有露地播和盆播两种形式,均要求土壤疏松通气、颗粒细小、排水量好,使用富含腐殖质养料、酸碱适中的肥土比较好,有利于种子出苗。家庭园艺大多使用进口播种泥炭或者育苗块,播种更有效更方便,具体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和穴播法。播前要浇足水,播后覆盖塑料薄膜,防止土壤过干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播种深度一般为花卉籽粒直径的1-1.5倍为宜。
七、忽视光照的影响
很多花友对于光照对种子的影响不是很了解,出芽后也没有及时搬到明亮的地方,造成小苗徒长伏倒,最后挂了。
那么我们了解一下光照的重要性:“花卉种子播种后,适当的光照可增加土壤的温度,诱发种子发芽,尤其对种子冲破种皮、出根露芽更为重要,这不但影响种子的出苗率,也直接关系到能否长成好苗、壮苗。因此,从播种到移苗阶段,应尽量满足花卉生长对光照的需要,而且光照强度是一个从阴暗到弱光再到自然光照的逐渐过渡。”
所以如果屋内光照条件不好的同学,可以利用补光灯来达到种子对光照的需求。由于种子的自我保护,可见种子要发芽是需要条件的,不是埋到土里它们就能发芽,那些大家认为扔地里就发芽的种子也是不过是因为季节到了,温度湿度正好符合它们发芽的条件。很多人会问,我都播了好多天了,怎么还不发芽?那么我们播种前是不是应该了解一下播种的草花的开花季节,以及种子发芽的温度湿度,是否要见光或不见光?
下面重点介绍微小粒种子播种技术
植物最根本的繁衍后代的方式都是靠种子,所以每种植物对自己的种子都会有一定的保护,来保证种子能够顺利的发芽并生长。种皮就是最重要的保护层,是为了保护种子里的含水量。所谓的种子的新鲜度就是种子水份的失水度。植物生理学家认为,种子失去生命的原因是由于种子里胚的原生质发生了凝固,也就是失水过度了。如果种子的含水量保持不变,则种子的生命力就能延长。另一个种子保鲜的因素就是温度,在适当稳定的低温条件下,有利于种子长期保存其生命力。
一、温度:播种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限制,常随着所需花期而定。在温室或露地育苗均可,但要特别注意气温或地温的稳定性,一般小粒或微粒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5-25℃之间,地温应保持在20-35℃之间特别有利于出苗,播种后应充分保证发芽所需的温度,在重视发芽需一定适温的同时,还要注意日夜温差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一般在6-8℃的温差较为适宜。如果地温太低时应铺设电热温床进行改善。
二、介质:播种介质是育苗成功的关健,为了保证提高出苗率,一定要选择疏松透气、保水性好、PH值6.5、养分含量少、颗粒大小适中的泥碳土或草碳土进行育苗;不论是盆播、穴盘播、露地播种,均要求土壤疏松通气、排水良好,我个人建议如果是家庭养花播种,用泥炭+适量珍珠岩比较好,育苗块也不错。有利于种子出苗。播前要浇足水,播后覆盖保鲜薄膜,防止土壤过干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播种深度一般为3-10mm。如果是很细小的种子,或者喜光的种子就直接撒土面不必覆土,喷水保湿覆膜就可以了。
三、湿度:小粒或微粒种子发芽的最适水份为95%,因此在播种前应先充分给予介质适当的水分,不仅要保证介质有充足的水分,而且要保持介质水分的连续供应,一旦种子吸收即不可再失水,否则会影响芽率。另一方面,保持空气湿度也是同等重要的,一般介质湿度持续保持在30-50%,空气湿度持续保持在80-90%时,发芽率可达80%以上。
四、播种方法:由于小粒或微粒种子单位粒数多,每克在五千粒到七万粒不等;又都具有好光性的特点,所以播种时尽量不能覆土,只将种子撒播在苗床表面,所以播种前要细致整好苗床,一般情况下苗床内不施肥;先将苗床浇透,待第二天看到苗床裂口,用细土灌住裂口再次浇透苗床,等渗完水后将种子用一定数量的面沙均匀混合后撒播于苗床,撒播时要精细,反复多次撒播均匀,播后不覆土并立即覆盖小拱棚以利保湿,保持苗床湿润,约7-13天左右出苗。大致上来说,播种分为秋播和春播。春季播的种子一般在夏秋季开花;而秋季播的种子一般在春夏季开花。如果播期弄反了,而且也没有一定的反季节栽培条件,则很难达到预期开花的目的。因为地域环境影响,南方播种喜凉花草最好是秋播,而北方播种不耐寒草花则最好选择春播。同时多了解一下反季节栽培所需条件和技术。
五、苗期管理:出苗后,空气湿度和介质湿度都应适当降低,空气湿度降低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空气湿度大时可避免介质盐基化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养分含量高的介质,更应重视空气湿度,否则易在介质表面形成盐基化现象;介质湿度降低,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且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当要控水时,应根据苗的生长特性而定,过干会抑制苗条生长,过湿容易造成猝倒病,应逐步降低介质湿度,并保持空气湿度,而且在3-5天的控水后应立即补足一次水,然后再继续控水。
六、以上播种方法适应于四季海堂、八宝景天、毛蕊花、千屈菜、婆婆纳、彩叶草、柳穿鱼、瓜叶菊、松叶牡丹、桔梗、矮牵牛、烟草花、猴面花、翠蝶花、美丽飞蓬、毛地*、荷包花、金鱼草等微小粒花卉品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