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八宝景天 > 八宝景天种子 > 正文 > 正文

朱清时丨终日焚香,独味深旨人要ld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8 14:17:25
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815/4238257.html

朱清时

来源:朱清时先生博客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排版编辑:怀恩书社(huaienshushe)??????终日焚香独味深旨

(庚子正月)

庚子年正月,客居九华,访大觉禅寺宗学法师,获赠《九华山志》一套四册。青阳知县谢维喈在光绪庚子正月主持重修了《九华山志》,这是影印本。

我在这套书中读到唐代费冠卿的文章《九华山化城寺记》,这是被收入《全唐文》中的记述九华山僧地藏的美文,很有感触。

费冠卿其人其事

费冠卿是唐代著名的隐士,安徽青阳县人,生卒年不详。他在唐元和二年(公元年)及第进士,居长安待授官职时,悉母病危,不及告假,即星夜驰归。至家,母已安葬,悲恸欲绝,遂于母墓旁结庐守孝三年。嗣后,隐居九华山刘冲,长庆二年(公元年),唐穆宗征召费冠卿入京任右拾遗,婉辞不就,终生绝迹仕途。逝后葬于鸡母山拾宝岩。后人如王安石、苏辙、杜荀鹤多有凭吊,留有石刻,形成刘冲石刻群景观。

费冠卿擅长诗文,《全唐诗》收录其诗共11首。他撰写的《九华山化城寺记》,被《全唐文》收录,其中记述了新罗僧地藏的身世和卓锡九华山的经过。如他自己所说:“余闲居(九华)山下,幼所闻见,谨而录之。”言下之意,他所记下的史事是他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由于费冠卿本人就是一个品性高洁的隐士,所以能够深刻且生动地描述出修行人的心态。这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

《九华山化城寺记》有关僧地藏的记载

以下摘录《九华山化城寺记》中有关僧地藏的记载。每段先用白话译文,然后在括号中列出原文,以供对照。

唐玄宗开元末年(公元年),有位俗姓张的僧人檀号,从附近的郡馆来到九华山。乡老胡彦恭请他长住于此,广度善男信女。由于他触犯了当时的一些豪强的利益,被他们所嫉恨。地方官员没有明察,不明究理地烧毁了檀号僧人的居所。后来,又来了一位法号“地藏”的僧人,是新罗国王金氏的近族。他的肩膀高耸,骨骼清奇,身高七尺,力气大得可敌百人。他曾说:“儒家六经范围之中,道家三清术法之内,唯有佛所说的第一义谛,才契合我心!”落发出家后,从新罗国涉海而来,后来又舍弃舟船,徒步前行。看见九华山高耸入云,便从千里之外直奔此地。披荆斩棘,跨山越岭,终于找到山谷中的这块平地,向阳又宽敞,黑土甘泉。他便栖息于崖洞之中,喝山涧中的水,过着高洁的生活。

(“开元末,有僧檀号,张姓,自郡馆至,为乡老胡彦请住,广度男女;触时豪所嫉,长吏不明,荧其居而废之。时有僧地藏,则新罗国王子金氏近属,项耸骨奇,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尝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落发,涉海,舍舟而徒,睹兹山于云端,白千里而劲进。披榛援藟,跨峰越壑,得谷中之地,面阳而宽平。其土黑壤,其泉滑甘。岩栖涧汲,以示高洁。”)

僧地藏发愿书写出四部佛经,于是就下山来到南陵,请俞荡等人为他抄写出来。他持此经书回归山林后,再也没有踏入世间。直到德初年间(公元年前后),诸葛节等人从山脚下攀登上山,看到山高林茂,渺无人烟。在明媚绚丽的阳光下,仅见一位僧人在石室中闭目打坐。在他身旁已经断了腿的鼎中仅有一些白土(注:可能是俗称的观音土)掺了少量的大米,烹煮而食。众人看到如此情景,都纷纷地跪地,大声哭泣着说道:“和尚的修行,如此艰苦,实在是我们这些人的重大过失啊!”于是,他们纷纷出资捐钱,买下了当初檀号僧人居住过的旧地,并拼命地请求僧地藏能去长住,他接受了。九华山附近的人们,听说了这个事情,都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来,一起采伐木材,建筑房屋,禅居焕然一新。

(“素愿写四部经,遂下山至南陵,有俞荡等写献焉。自此归山,迹绝人里。逮至德初,有诸葛节等自麓登峰,山深无人,云日虽鲜明,居唯一僧,闭目石室。其旁折足鼎中,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群老投地号泣:“和尚苦行若此,某等深过已!”出泉布,买檀公旧地敢冒死请,大师从之。近山之人,闻者四集,伐木筑室,焕乎禅居。”)

年中他领了一位随从弟子,居住在南台。在屋中的卧榻上只有一件他自己编织的粗麻布衣服,重量几乎超过了三十斤。他又在水池边建了座亭台,安放四部佛经,终日焚香,独自体味佛法的旨趣。

(“中岁领一从者,居于南台,自缉麻衣,其重兼钧,堂中榻上,唯此而已。池边建台,厝四部经,终日焚香,独味深旨。)

唐德宗贞元十年(年)夏季的一天,时年九十九岁的他忽然召集弟子们告别,得到消息的人无不茫然,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贞元十年夏,时年九十九,忽召徒告别,罔知攸适。”)

他往生后,在函匣中结跏趺坐三年,弟子们开启匣盖,准备将他迁入塔时,发现他的面容和在世时一样,抬动时骨节像有人摇撼金属钩锁一般发出响声。《金锁经》上说:“菩萨钩锁,百骸鸣矣。”灵塔奠基之地,发光如火,这大概就是菩萨的圆光吧?

(“趺坐函中,经三周星,开将入塔,颜亦如活时;舁动骨节,若撼金锁。经云:菩萨钩锁,百骸鸣矣!基塔之地,发光如火,其圆光欤?”)

《长阿含经》讲:“八者钩锁骨,骨节相钩,犹如锁连”。佛学认为菩萨之身所具有的八十种好相之一是“菩萨钩锁”,即六骨际如钩锁。另外圆光是放自佛菩萨顶上之圆轮光明,也做“常光一寻相”。据此两点,后人认为僧地藏是菩萨-地藏菩萨,后来九华山就成为汉传佛教中地藏菩萨的道场。

“岩栖涧汲,以示高洁”

栖息于崖洞之中,取饮山涧之水,这是类似于上古之人的采摘生活。如果只认为这是一种有助于断绝外缘和锻炼吃苦能力的苦行方法,还不够。为理解这种“岩栖涧汲”的“高洁”,需要在人类进化的大背景中把这个问题看清楚(参见赫拉利《人类简史》第三和第五章)。

敬畏古人

人类曾在长达万年的时间里靠采集及狩猎维生,现代的生活方式不超过一万年,只是历史上短短一瞬间。基因演化是很缓慢的。演化心理学认为,即使在今天,我们的大脑和心灵还是保留着狩猎和采集时代的思维方式。因此要理解它们,就需要深入研究狩猎采集者的世界,因为那个世界其实现在还牢牢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就整体而言,现今人类的知识远超过上古之人。但是若在个人层面上比较,远古的采集者却比现代人具备更多样知识和技能。他们的饮食都是见机行事,有什么吃什么。他们了解每种植物的生长模式、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他们知道哪些食物比较营养,哪些有*,哪些又能拿来治病。他们能够听到草丛中最细微的声响,知道里面是不是躲着一条蛇。他们会仔细观察树木的枝叶,找出果实、蜂窝和鸟巢。

他们不只深深了解自己周围的动物、植物和各种物品,也很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感官世界。他们总是以最省力、最安静的方式行动,也知道怎样坐、怎样走、怎么跑才能最灵活、最有效率。骨骼化石的证据显示,比起农业时代以后的人,上古之人身高较高,也比较健康。虽然平均寿命显然只有30~40岁,但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儿童早夭的情形十分普遍。

最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baojingtiana.com/bbjtzzi/8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冀ICP备2023016857号-3

    Copyright © 2012-2020 八宝景天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