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月已经收到了保育阶段出问题的一线猪场案例67例,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猪场无论是遇到的问题还是使用的饲料,都有些共性的特征!
遇到的问题:
主要表现就是普遍断奶前后出问题的较多,有断奶后一周出问题的,也有断奶后半个月左右开始出问题的。
且主要表现为消瘦、喘、腹泻、采食量下降........伤亡率有大有小,且一般药物方案效果很差,剖检后主要表现为肝肾严重损害及肠道变薄、出血严重、溃疡等现象。
更有意思的是查自己的生产记录以后,发现这个现象从开始颁布教保料氧化锌和一些抗生素的*策实施以后开始出现的居多,而从禁止使用同源性动物蛋白如血浆等制品以后开始更加普遍和严重!
特别是诱食性比之以前有所下降,出现问题后难以有效控制的现象更加频繁!
有趣:
有趣的是,这60多家猪场中,使用的都是比较知名品牌的教保料,其中有两家占的比重最大。
更加有趣的是,这些出现问题的猪场在教槽阶段很少出问题,无论是管理水平好的还是差的,硬件基础过硬的还是薄弱的。教槽料小猪不腹泻、外观看似不错!
可是一旦断奶过度10天以后,问题就出来了:腹泻、咳嗽、气喘、消瘦.........伤亡。
最有趣的是,管理条件好、设施比较好的猪场这种现象出现的时间会延后,其中以换上保育料后15到20天出现的比较多,而管理差和硬件设施条件差的猪场7到10天左右开始出现问题。
尝试:
当我们收到这些案例以后,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场的调研过程中,我们习惯性的是从管理和硬件设施改善及支持这方面入手的,包括腹部和局部温度改善、饲喂方式改善、饮水系统.........然后给予一些调理脾胃、保肝护肾的调理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调理,会收到一些改善,但是距离我们的目的还相差甚远,特别是对于一些条件差的猪场来讲,损失还是比较大的。
从我们的角度和经验来讲,一般知名品牌的教保料在品控上还是值得信任的,尽管我们对于其某些设计理念是有所认知上的差异的,按照以前的处理经验,这些因素的影响是有限的。
直到我们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情况之后,对我们触动很大!才有了这篇文章!
契机:
其中有一家猪场使用的保育料用完了,由于经销商与企业之间正在闹矛盾,其没有保育料可用,而面对那些已经出现问题的多头小猪,老板很心塞!
中间断货了5天左右,老板无奈,只有用较细的玉米去喂这些猪(不过是烫的粥料方式饲喂的)在这5天的使用过程中,猪群无论是发病的程度还是伤亡率都有可以很简单被感知的变化。
5天后搞来了保育料,加上之后猪群无论是精神还是伤亡率又开始有了难以接受的变化!
最后老板采取了一个比较极端的尝试,那就是挑出两组发病比较严重的猪,一组更换一个当地企业的保育料,一组不加饲料采取只用玉米的方案去做尝试!
结果很打脸,玉米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当地企业的保育料组,当地的保育料组优于知名企业的保育料组!
怀疑:
既然出现了这么有趣的结果,那就是值得怀疑和尝试的!怀疑是找问题的态度,而尝试是验证这种怀疑有没有支撑基础的依据!
于是我们在四川、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东北........等地区采取了同步的方案尝试,进行验证尝试!
结果更打脸,结果与上面的很接近,虽然有地区差异、条件差异、管理差异.......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玉米组优于其他组,其他组优于知名组这个尴尬的现象!
如果是个例我们还好解释,但是在这种共性的结果面前,我们就不得不怀疑这些曾经知名的教保料企业的设计思路已经在终端开始显现以前被掩盖的一些问题!
猜测:
吃的多、不拉稀、长得快、断奶重、日增重、料肉比、钱肉比.........这些曾经在教保料上被推崇的所谓标准是否还能独领风骚?
随着限抗、限锌、限制同源性动物蛋白原料诸如血浆、肠膜.........所谓秘密武器的使用,在教保料阶段以前盛行的设计标准和规则必将被打破!
而那些以前花费巨大精力和成本在这种标准的普及和推广过程受益的企业肯定不甘这种改变,那么寻找所谓的新技术和新方案就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可是这种一味的违背猪的生理需求以及客户实际需求的所谓设计理念,以前尚有成熟的方案可以提供支持,但是现在呢?氧化锌用什么替代?抗生素用什么替代?血浆、肠膜用什么替代?
这些所谓的替代从尝试到成熟,是需要时间和不断的终端验证做为支撑的!但是突袭的*策性改变让很多企业措手不及,特别是那些销量比较大的知名企业,在终端因为实效的不契合等原因丢失客户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一个共性的问题!
所以我们猜测:无论是终端猪场对于教保料的真实需求改变,还是饲料企业的设计和技术储备乃至终端的实效验证改进,都需要时间和真正的成本投入!
建议:
养猪不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养猪更为不易!不但要面临疫情的风险,还要面临抉择的纠结!无论是对于猪场的运营思路,还是自己猪场的产品选择及标准认知,都将成为未来猪场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随着猪场的进步速度越来越快,猪场对于产品的选择标准发生改变也就成为一种共性的现象,而这种改变是以实用、契合为基础,结果为标准的改变!
无论你以前做的多么出色,现在的产品设计和产品实效及结果不能再为猪场提供越来越爽的体验,甚至带来不可控的风险,被猪场抛弃是早晚的事情!
这篇文章并没有攻击其他饲料企业的意思,只是给我们那些天天在坐在办公室的配方大神们提一个醒,多去自己的客户那里转转,多看看自己设计的产品在猪场的真实实效,或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改变!否则,客户一旦出现这种比较头疼的现象,还会使用你的产品吗?
猪场、企业、服务者是一个共生的体系,以猪为本,务实的去挖掘猪场的真实需求,并站在猪场的角度为其提供更精准、实用的产品和方案,供其选择,远远比你讲更多的道理更具有吸引力!
尴尬的背后是危机也是商机,陷入危机就是噩梦,解决危机就是商机;前提是你的态度和选择能否把这种危机扭转为商机?
董广林:从养猪到卖风味猪肉,他们是如何玩的?
董广林:南猪北养的一地鸡毛还未过去,扶大抑小的策略又将出台!
董广林:养猪业转型之道——丰满的实力,清瘦的欲望!
董广林:当前最容易打动猪场的已经不是省钱,而是有效的保命!
董广林:猪场拒绝兽药和饲料业务员频繁拜访背后的无奈!
董广林:广安毛猪突破11元每斤,睿智的猪场是这么规划的!
董广林:甘肃张掖千头母猪场30斤保育阶段问题实效解决方案!
董广林:断奶小猪用药过量问题处理中的一点新实战经验!
董广林:大家一起来猜一个现实的问题,明年母猪存栏量会下降到多少?
董广林:母猪流产高发季节的几个常见副产物使用注意事项!
董广林:最近猪价不好,全价料、浓缩料、预混料到底该怎么选?
董广林:猪场不断退出的大背景下,我们还能卖什么?
长按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baojingtiana.com/bbjthq/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