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啉草酯(pinoxaden,CAS:-20-8),是先正达历时10年成功开发的芽后选择性除草剂,其属于吡唑啉类化合物,作用机理是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其在年申请了唑啉草酯化合物的专利(欧洲专利EP,PCT专利WO,中国专利CN),目前此化合物专利已于年3月10日到期。唑啉草酯主要用于防除谷物田禾本科杂草,该产品在年正式上市,年的销售额就超过1亿美元,达到1.1亿,在到年间,除了年略有下降外,唑啉草酯的全球销售额稳定上升,在年达到4.69亿美元(在除草剂中排名第九),随着其化合物专利的到期,相信其销售额在年之后会持续增加。1、唑啉草酯单剂目前在国内登记的唑啉草酯单剂,活性成分只有5%、10%和20%三个类型的含量,制剂类型主要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乳油,全部登记在麦田,唑啉草酯属新苯基吡唑啉类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性。唑啉草酯是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使植物体内的脂肪酸合成受阻,使细胞生长分裂停止,细胞膜含脂结构破坏,导致杂草死亡,可防除大多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野燕麦、黑麦草、狗尾草、看麦娘、硬草、菵草和棒头草等大多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具体使用方法:1、在杂草3-5生长旺盛期施药,每亩兑水15-30升均匀细致茎叶喷雾。2、如果杂草草龄较大或者密度太大时,可使用推荐使用的最高剂量。3、气温在3天内波动较大,如有干旱,尤其是日最高温度低于10℃的,或者田间排水不畅有积水的,尽量不要施药,可能会影响药效或导致药害。4、不能与激素类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用,如2,4-D、2甲4氯、麦草畏等。2、混剂与唑啉草酯进行复配的除草剂品种主要为炔草酯、甲基二磺隆和异丙隆等。炔草酯也是先正达开发的麦田除草剂,属于苯氧羧酸类内吸性苗后除草剂,和唑啉草酯具有相同的除草机理,两者复配可起到协同除草的作用。甲基二磺隆更是炙手可热的小麦田除草剂,属于磺酰脲类高效除草剂,除草机理也是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其除草范围为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繁缕等部分阔叶杂草,补充了唑啉草酯的除草谱,能够起到更好的除草效果。而异丙隆也是磺酰脲类除草剂,但他和大多数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它为内吸传导型土壤处理剂兼茎叶处理剂,其通过抑制光合作用导致杂草死亡。异丙隆一般不单独使用,需要和其他小麦田除草剂复配后使用。吡氟酰草胺为酰胺类除草剂,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阻碍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从而抑制植物光合作用;吡氟酰草胺主要用于防除猪殃殃、马齿苋、繁缕、蓼、播娘蒿等阔叶杂草,刚好与唑啉草酯防除禾本科杂草互相补充,扩大了唑啉草酯的除草谱。小麦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小麦田除草剂一直都具有良好的市场,而唑啉草酯作为较新型的小麦田除草剂,除草效果优越,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且对作物安全;而且它的销售额也不断增加,是十分有潜力的除草剂品种。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baojingtiana.com/bbjthq/11907.html